隔夜茶有毒不能喝?没那么邪乎! 2025年02月20日  

  “隔夜茶有毒,轻则腹泻重则伤身”的说法在养生界广为流传,隔夜茶的“威力”真的有这么大吗?真相远没有那么夸张。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揭晓!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断崖式衰老”?季节性过敏“挺一挺”就过去了?加了“增臭剂”的螺蛳粉不能吃?阿托品可逆转近视?今天打包真相,请大家自己看。

  流言 隔夜茶有毒素 喝了会中毒

  真相

  之所以有人认为隔夜茶有毒,是觉得茶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以成为细菌、真菌繁殖的温床,长时间静置还有可能滋生其他有害微生物,饮用后可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感染症状。

  其实,隔夜茶没有严格的定义,主要是针对泡了过久的茶而言。通常,人们泡茶的水温在90℃—100℃,一般的细菌都会被杀死,并且茶叶本身的一些物质就具备一定的抗菌作用。敞口放在室内的茶水,会有少量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但茶里的细菌生长非常缓慢,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另外,泡了过久的茶水,除了颜色容易变深且口感较苦外,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之所以颜色会变深,是茶多酚氧化造成的。

  所以泡久的茶可以喝,但是太苦了没必要喝。

  流言 加了“增臭剂” 螺蛳粉不能吃

  真相

  “增臭剂”其实是媒体俗称的一种叫法,它指的是螺蛳粉中用的底料包、臭酱,这些产品都是复合的调味料,其中会用到复配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主要功能是为产品赋予特定的气味或味道。所有合法的“增臭剂”都是允许使用的,也是经过国家安全评估和批准的,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可能有人会担心,如果过量会不会有危害?这个担心大可不必。因为在实际应用中,香精不可能过量。香精有一个特点就是“自限性”,意思是,少量一点,闻着会很香,但是多了就会很臭,臭到恶心、咳嗽等都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新闻中市场监督管理人员被螺蛳粉店“增臭剂”臭到咳嗽、被熏出“痛苦面具”的原因。

  尽管螺蛳粉底汤料包中包含了一些调味料和香料,但只要是正规的产品,食品生产商遵循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合理使用,就不会有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大家在外面就餐的时候,尽量挑选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可以了。

  流言 卵巢功能下降会“断崖式衰老”

  真相

  女性卵巢功能从25岁开始下降,35岁至37岁会经历显著的下降期,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衰老是整体功能的衰退,卵巢功能下降的主要影响是骨质疏松、潮热盗汗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正常范围内的卵巢功能下降不会造成面容的骤变。

  至于所谓的网红“保养套餐”,对延缓卵巢功能衰退作用不大。女性一生约产生400个卵泡,随着卵泡的消耗,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号称可以保养卵巢的营养补充剂并非药品,它对人体起到的作用缓慢而微弱。

  另一些号称含有雌激素或可以促进雌激素分泌的药品,在不遵医嘱的情况下不可使用,否则可能造成激素分泌紊乱,甚至有致癌风险。

  流言 季节性过敏“扛一下”就过去了

  真相

  不严重就不用药,靠生扛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任由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可能会朝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严重过敏反应有些是不明原因突然发作的,有些是长期过敏原反复接触导致的急性发作。一旦发作,经常是迅速蔓延全身的症状。因此,对过敏性疾病必须加以重视,阻止它由轻到重的进展。

  相比其他类型的过敏原,春季花粉过敏的眼部症状更为突出。眼睛常出现痒、结膜水肿、红肿、流泪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双侧眼睑也会红肿,分泌物增多,早上起来睁不开眼。防止花粉过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在花粉高发期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建议全副武装,长衣、长袖、口罩、防护镜等也尽量装备上。也可在出门前使用花粉阻隔剂,涂在鼻腔表面,起到物理隔绝的作用。

  明确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建议在过敏季到来前1—2周口服抗组胺类药等。若是提前了解到要去的地方花粉浓度较高,可提前服用抗过敏药,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在过敏季,要规律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滴眼液等,直至花粉季结束,不建议自行停药。

  流言 “神药”阿托品可逆转近视

  真相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被称为“近视神药”,是不少家长心目中拯救孩子视力的“救命稻草”。然而,阿托品的主要作用是“防”“控”近视,它并没有逆转治疗近视的能力,不是“一用就好”的近视神药。

  作为处方药,它有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家长不可自行购买、盲目使用。需要使用阿托品的,是那些眼轴增长过快的孩子。建议刚发现近视的孩子,在光学矫正(配镜)和改善用眼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至少在三个月内复查一次眼轴,并通过眼轴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要使用阿托品。

  目前通过药物并不能逆转近视,儿童青少年要从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让眼睛得到休息等方面去保护好眼睛。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