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汇聚各方智慧 共绘发展宏图

10月24日,第四届江北嘴新金融峰会红金渝金融党建论坛举行。记者 林豪 摄
10月24日,数字金融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论坛暨数字金融创新产品发布会举行。记者 刘陶然 摄
10月24日,资本市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记者 曹检 摄

  核心提示

  10月23日—24日,第四届江北嘴新金融峰会举行。峰会期间,金融党建、数字金融、资本市场三个平行论坛同步举行,金融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智慧、凝聚共识,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新思路、注入新动能。一场场论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一阵阵掌声,见证合作共赢的喜悦;一项项成果,展现金融业发展的澎湃之力。

  分论坛一

  第四届江北嘴新金融峰会“红金渝”金融党建论坛举行

  迭代升级江北嘴金融党建先行区

  赋能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张亦囝)10月24日下午,第四届江北嘴新金融峰会“红金渝”金融党建论坛在重庆大剧院举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涛出席。

  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濮旭、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柯迪分别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三个倍增”》《西方金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陷阱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建构》《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奋力谱写党建引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篇章》《党建引领金融机构、金融功能、金融人才“三聚集”研究》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交通银行重庆分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昆仑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党建负责人共聚一堂,以“党建统领金融高质量发展”为题展开圆桌会议。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分享了金融党建案例《央地协同、三网融合,扎实推进"红金渝"党建品牌落地生根》。

  市委巡回督导组,有关部门、镇街党建工作分管负责人、共建金融机构代表、金融人才代表参加。

  嘉宾观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占斌: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努力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三方面倍增,同时要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三个重要关系,并且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和领导干部的积极性。”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宋朝龙:

  “我国金融是与所有制协同发展框架之下的金融。我们的金融背后是国家的规划,党的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制度中的关键地位主要体现在党对金融工作价值观的引领、党对金融工作制度基础的保障、党对金融工作运行逻辑的引领、党对金融工作的功能和使命的引领、党在金融工作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引领这五方面。”

  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濮旭:

  “要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党的领导是金融工作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性是金融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同时,要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金融工作方针政策;二是要常抓不懈落实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三是要大力传承红色金融基因,赓续红色金融血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柯迪:

  “可通过以要素市场构建为促进、以服务上市公司为链接、以做强ESG增强指数基金为引领,实现金融机构、金融功能、金融人才“三集聚”,促进重庆金融服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记者 张亦囝 整理)

  分论坛二

  数字金融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论坛暨数字金融创新产品发布会举行

  数字金融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本报讯 (记者 覃俊)10月24日下午,第四届江北嘴新金融峰会——数字金融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论坛暨数字金融创新产品发布会举行。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恒,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何勇出席。

  此次论坛以“数字金融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金融领域数智化转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数字金融产品创新等话题,为高水平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助力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提供智力支撑。

  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中国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马龙、华夏银行总行产业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涛、浙商银行总行供应链金融部总经理赵旭升分别以《金融数字化安全发展的挑战及应对》《数字赋能构建开放融合的数字金融新生活》《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实践:点燃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引擎》《数字供应链金融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活动还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重庆银行等22家金融机构颁发数字金融创新产品纪念牌。各金融机构分别介绍数字金融创新产品。

  记者获悉,近年来,作为重庆金融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江北区勇挑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重担,不断擦亮金融金字招牌。目前全区金融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捷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能力不断增强,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遍地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区级相关部门、镇街及各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

  嘉宾观点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周道许:

  “近年来,江北嘴在西部地区的金融区位优势愈发明显,在西部地区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西部数据交易中心、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西部金融培训中心等落地,标志着江北金融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和进展。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面临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安全、算力安全、金融安全人才培养四大风险挑战。为此,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金融行业关键系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把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加快监管法规落地与行业合规建设的磨合工作;三是强化算力保障,优化金融算力网络布局,提升金融算力综合供给能力;四是加强金融安全相关的学科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

  中国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 马龙:

  “分享三个方面思考和实践:第一,数字经济是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全球要素资源、深化经济结构改革、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第二,数字金融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数字金融具有便捷性、高效性、普遍性、开放性、安全性的特点,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第三,中国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战略,全力投身于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重点战略区域建设。中国银行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加快自身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提升数字金融的服务能力,更好的服务国际民生。”

  华夏银行总行产业数字金融部总经理 王涛: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商业银行应当立足金融服务实体这个经济本源,融入产业,融入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来创设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字化新金融。

  华夏银行从2021年5月正式成立产业数字金融部,构建新金融、新基建,用一个新的模式探索未来数字化金融在产业端如何赋能的问题。产业金融业务模式1.0依赖于支行、客户经理跟产业端相互沟通,相互融入金融产品。2.0走到了供应链一条线上,应收应付款、债权等等业务,还没有脱离核心企业。3.0数字化时代以数字构建起一张网络,把金融和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数据在无人干预的条件下真正发挥两端融合。”

  浙商银行总行供应链金融部总经理 赵旭升:

  “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链主本身,在当下的中国更需要关注链上更多量大面广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问题,他们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办法得到产业信用加持,这块需要我们共同利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给他们赋能。

  浙商银行探索实践,重点利用数字化改革的能力,在流程重构、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服务跃迁四个方面升级供应链金融,推出了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其实就四大类核心需求,链主企业上游供应商拿到订单后的融资需求,交货或者形成应收帐款之后的融资需求,下游客户预付款需求。”

  (记者 覃俊 整理)

  分论坛三

  资本市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

  营造良好资本市场生态 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本报讯 (记者 王偲媞)10月24日下午,资本市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志锋,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珊珊出席。

  此次论坛以“营造良好资本市场生态,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资本市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为资本市场在促进产业结构升,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论坛上,来自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张京京,重庆股权服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大光,西南证券投行重庆总部副总经理王继亮分别以《持续恢复、发展向好—中国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做好准备、拥抱机遇》《乘风起新势,区域股权市场助企抢抓上市机遇》《全面注册制下的上市机遇与挑战》为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记者在论坛中据悉,近年来,重庆企业上市工作势头良好,服务企业上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助推企业上市的配套政策更加完善,推动企业上市氛围更加浓厚,“抓经济必须抓上市”成为广泛共识。

  江北区是全市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宝地,是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叠加的机遇之城,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努力促进企业上市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江北区强化金融机构、功能、人才三积聚,江北发展的含金量越来越足,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未来的引领力越来越强。

  嘉宾观点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何海峰:

  “当下经济复苏有两个亮点:第一,工业生产在加快。工信部曾经罗列了十大重点行业,这些大的工业行业稳定住了,中国经济就稳起来了。第二,服务业在恢复。可以看到今年出行恢复得非常快。这次“双节”的出行人数超过了2019年。还有网络经济,其中包括平台经济、互联网、5G等,在进一步的支撑中国经济走稳,恢复增长。

  我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超过了稍早预测的4.8%,第四季度可能增长会达到5.3%,全年有望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相信中国经济,也相信中国的金融,更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持续恢复、发展向好一定是大方向,中国资本市场的曙光就在眼前。”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 张京京:

  “注册制全面实施后,近两年呈现一个特点,监管对待上市企业的考察重点主要在公司质量上。

  只有证明你是一家好公司,你才能进入资本市场。怎么证明是好公司?从企业来讲,对外怎么表述自己,要自己真正的了解所在行业,上、中、下游每一个环节的情况。

  现在时代变了,在回归传统审美,回归到企业本质,企业要真正盈利、真正能够带来回报。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他们关注的重点第一是能够持续经营,能够生存下去;第二是要能够真正的创造盈利,而不是简单的月活用户数量或者门店数量之类的业务上的数字。”

  重庆股权服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李大光:

  “重庆对于证券行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目前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还有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这两个规划对重庆金融服务支持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做了规划,推动资本服务产业,提升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其中,重点主要是布局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打造上市服务基地。重庆积极争取境内外交易所在重庆设立服务基地,现在沪深北交易所在重庆设立了服务基地,跟香港联交所还有新加坡交易所都有密切的合作,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资本市场生态圈。

  第二个是开展区域股权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主要的内容是依法合规开展登记托管,交易品种创新,同时提升直接融资能力,跟新三板连通。”

  西南证券投行重庆总部副总经理 王继亮:

  “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沪深主板、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北交所以及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这样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特点就是定位清晰、协同互补、错位发展以及有机互联。

  优秀的公司必然选择上市,上市审核的过程就是一个全方位的体检。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数量,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认识全面注册制下企业上市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机会,同时敬畏市场,用好资本市场上市的融资工具,才能真正使中国资本市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王偲媞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版
汇聚各方智慧 共绘发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