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年轻企业家成长发展状况研究

  江北区工商联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主战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深切关怀。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家军书记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也强调,要在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培育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上求突破见实效。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连续两年将营商环境大会作为“开年第一会”,并发布了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10条措施,支持民营企业投身新重庆建设的江北实践,去年全区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1%,新增民营市场主体2.4万户,上市民营企业数量和市值均居全市第1。

  为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要求,区工商联成立了专门课题组,通过以无记名方式对104位年轻企业家的问卷调查,辅以第三方企业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支撑,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该群体成长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究其内在特征和规律,为推动新时代年轻企业家健康成长建言献策。

  新时代的年轻企业家,既包括新一代的民企接班人,也涵盖了创新创业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自主创业者,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文化日趋繁荣、物质条件逐渐优越的时期,展现出受教育程度更高、专业知识结构更强、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诚信经营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等鲜明特征,但在成长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参政议政动力不足。尽管年轻企业家加入中国共产党或民主党派的人数逐年增加,参与重庆市工商联青委会、江北区青年商会及各类行业协会的比例有所提升,但本次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的动力依然不足。二是专业领域创新不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在浙江,民营经济贡献了接近70%的GDP,而重庆才不到60%,要缩小经济差距还需先缩小创新差距。84.62%的被调研企业研发及技术人员数量在20人以下,仅34.62%企业表示拥有具备技术职称的人员,民营企业对创新人才团队的梯度建设还不完善。三是市场经营活力不足。年轻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大部分属于依靠灵活经营机制生存的中小企业,呈现规模小、人数少、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发展等特点,容易受到竞争压力激烈、生产经营成本高、技术研发风险大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市场活力不足。

  针对年轻企业家成长特征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灯塔引航,抓好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思想根基,积极通过教育培训、交流座谈等方式,引导年轻企业家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其发展信心。选树先进,区委宣传部要大力倡导“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的企业家精神,分级、分层、分批开展年轻企业家培训,选树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奋斗精神昂扬、经营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要讲好年轻企业家故事,树立积极正面的良好形象,营造年轻一代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区委统战部对政治素质好,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年轻企业家,加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治安排力度,拓展其参政议政渠道。提升水平,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要重视年轻企业家能力培养,引导树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管理理念,摒弃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

  (二)引导企业创新创造,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区人社局应充分发挥市区两级人才计划、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等相关政策对促进科技人才、科技企业认定和成长的导向作用,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年轻企业家及企业参与评选认定,促进创新人才集聚。加大引导,区财政局和区税务局以资金支持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为引导,鼓励年轻企业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提升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变革,区大数据局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保障,引导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数字化改造能力,鼓励民营企业主动融入“数字重庆”全产业、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建设,发展壮大数字产业。激活能力,各职能部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民企创新融资方式,牵引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强化服务,区发改委、区工商联要结合“百千万”工作,点面推动企业发展。在面上,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纾困惠企政策完善和落实,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在点上,注重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持续搭建各类政策、融资、创新、人才、法律等服务平台,发挥政府、平台和组织机构作用,促进政企有效沟通协商,形成帮助民企排忧解难的合力。青蓝接力,做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推动年轻企业家握紧老一辈的接力棒,聘请老一辈民营企业家担任“成长导师”,手把手帮助年轻企业家健康成长为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学习继承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优良传统。“亲”“清”并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按照重庆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要求,强调与民营企业家真诚交流,切实解决难点、痛点,让年轻企业家安心经营,营造既亲又清、规范有序、良性互动的政商交往氛围。持续树牢“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营企业”的理念,全力以赴努力营造重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持续迭代、优势集成营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让新时代年轻企业家心里更踏实,舞台更广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清理、整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
~~~曾伟彭茚出席
~~~
~~~——记重庆好人、“崔妈工作室”负责人崔建新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版
服务功能最大化 群众体验亲民化
成都市青羊区党政代表团到我区交流
预算听证会公告
红色基因砺初心 赓续传承促双拥
新时代年轻企业家成长发展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