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倩
3月23日,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北滨路被一万五千名跑者的热情点燃——“问界·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在这个春日清晨鸣枪开跑。这场专属于女性的体育盛宴,以3500万网络话题热度、同城热搜第一的传播声量,成为现象级城市赛事。
从谋划到落地仅用7个月,在主城核心区主干道举办如此规模的赛事殊为不易。“破圈”背后的密码,是江北区以“绣花功夫”打造的赛事品质——
赛事组委会对21.0975公里赛道进行数十次踏勘;4756名保障人员织就安全网络;40个特色加油站呈现重庆温度。正如区委书记陶世祥赛前强调的那样:“办一届高水平、高效益、高安全的马拉松赛,让跑友参加一场比赛、爱上一座城!”
速度与激情
城市治理的马拉松
2024年8月,当第一份赛道图纸铺开时,没人能预料7个月后这里将诞生重庆体育的新名片。
规划赛程线路、交通组织研究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前期准备,2024年10月20日完成赛事论证,2024年12月4日正式获批办赛。一场硬仗就此打响!
医疗保障体系堪称赛事“生命线”:每2.5公里配置一个医疗点,7条救护通道串联4家三甲医院。65岁的参赛选手张女士感慨:“看到沿途随时待命的救护车,跑起来特别安心。”
交通组织更显城市智慧:轨道6号线、9号线首班车提前至6:00,23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终点摆渡车滚动发车,尽量减少比赛对周边七个大型社区居民出行的影响。家住北滨路的王先生发现:“封路通知精确到分钟,出门前手机就能查到最佳绕行方案。”
现场安保网络坚强有力。公安、文旅等部门和街道全力配合,辖区党员干部、铁山青年干部突击队、专业安保力量集结,精准分布在赛道两旁、重要匝道、跨江大桥等节点,为赛事全方位保驾护航。
温度与态度
女性赛事的极致美学
“这可能是最懂女性的马拉松。”完赛选手李婷在朋友圈晒出九宫格:徐悲鸿艺术加油站的手绘肖像、17.5公里处的爱心补妆站、终点线等候的玫瑰花……每个细节都戳中女性跑者的心。
赛事物料堪称美学典范:设计团队数易其稿,重庆市花山茶花元素的收腰战袍采用吸湿速干面料,“战无不胜”奖牌可拆卸为项链吊坠,亲子组磁吸奖牌蕴含着“大手拉小手”的温馨寓意。
赛前训练专业用心:训练营由“42K跑团”团长带领、官方配速员全程指导,将赛前热身、运动姿态、补给策略、配速规划及赛后拉伸等专业知识一网打尽。
舌尖上的赛道同样精彩:陶然居大包、茅溪卤菜、九村烤脑花等地道美食补给,让跑者边跑边打卡重庆味道。
比赛视频隔空投送:携手高德地图打造智能导航系统,从领物、存衣检录到交通疏导,全方位服务便捷无忧。赛道设置6个固定机位,AI技术剪辑参赛视频,选手可通过识别号码牌下载。
流量变现
赛事经济的乘法效应
完赛玫瑰的芬芳还未散尽,一场更大的城市狂欢才刚刚开始。
“2025大美江北·消费季”乘势启动,区商务委精心制作的2万份消费地图一册难求;观音桥商圈内,美妆、女装、家居等品牌焕新活动启动,春日消费热潮正酣。
赛道沿线的五里店、华新街、观音桥、大石坝等街道,联动“渝味360碗”国潮美食街区、洋炮局1862、鎏嘉码头等特色美食街区,190余家餐饮商户推出了丰富的美食促销活动。大石坝街道将夜跑与美食、消费、地标打卡结合,为城市商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正如参赛选手刘雯所说:“我们跑过的不只是21公里,更看见了一座城市对待女性的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