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升学宴成为攀比和敛财的“畸形舞台”

  本报评论员

  暑假来临,升学宴的“红色炸弹”又开始在城乡蔓延。从星级酒店的奢华宴席到乡村流水席的排场比拼,这场围绕升学展开的社交狂欢,早已偏离庆祝本意,异化为攀比炫富、敛财送礼的畸形社交舞台。在教育回归本真的当下,叫停升学宴势在必行,这既是对教育初心的守护,更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

  首先,升学宴成“人情枷锁”,家庭钱包不堪重负。升学宴的经济成本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范围。调查显示,72%的家庭认为升学宴礼金构成沉重负担,单场宴席支出常达月收入30%以上。这种非理性消费不仅透支家庭财富,更催生畸形人情市场——“随礼金额=社会地位”的潜规则,迫使参与者陷入“打肿脸充胖子”的困局。当教育喜悦被量化为宴席规格与礼金数额,人情往来异化为赤裸裸的经济博弈。

  其次,升学宴变“风气浊流”,权力寻租有机可乘。公职人员借升学宴收礼现象屡禁不止,在某省纪委监委2023年通报的32起违规案例中,18起涉及领导干部子女升学宴。这种“软腐败”通过“份子钱”实现权力变现,形成灰色利益链。更值得警惕的是,攀比之风渗透校园生态:宴席规模、酒水品牌、礼品档次成为衡量升学成绩的标尺。某重点中学调查显示,65%学生认为“宴席排场决定升学价值”,这种物化教育成果的观念,正在扭曲青少年的价值坐标。(下转2版)  (上接1版)

  最后,升学宴为“成长迷航”,教育初心渐行渐远。升学宴将教育成功简化为物质炫耀,消解了教育的本质价值。当“光宗耀祖”的叙事占据主流,学生易陷入“唯学历论”的认知误区。某高校追踪研究显示,经历豪华升学宴的学生群体中,32%存在过度自我肯定倾向,27%出现学习动力下降。这种功利化庆祝方式,使教育异化为身份竞赛的工具,割裂了知识积累与人格成长的内在联系。

  教育本应是纯粹的成长历程,庆祝可以有更健康的方式:一次家庭旅行、一本励志书籍、一场简朴家宴,都比铺张宴席更有意义。学校可组织毕业典礼、成长分享会、公益实践日等有益的活动;社会应倡导理性庆祝,重“崇文尚学”的内涵,轻“锣鼓喧天”的形式;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严肃查处违规操办行为。

  叫停升学宴不是否定教育价值,而是剥离功利外衣,让成长回归精神本质。当社会能以更纯粹的方式庆祝知识进步,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照亮未来的灯塔,而非裹挟人心的漩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陶世祥陈德川会见姜栋林一行并见证签约
~~~陶世祥陈德川于晓霞杨明王祎出席
~~~陈德川主持
~~~张才明带队
~~~实现北滨路片区与渝中、渝北、沙坪坝等区域的快速互联互通
~~~
~~~嘉陵公园段、茂业百货段计划12月23日前建成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思想周刊·策论
   第04版:专题
报头
重庆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成功通过BSCI认证
江北区与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我区与劲旅环境、通源环境、安徽新脉签约
区政府召开第130次常务会议
区政协常委会开展专题视察和协商
忠恕沱立交、建新西路前卫厂段 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下层道路同步通车
别让升学宴成为攀比和敛财的“畸形舞台”
观音桥商圈空中连廊项目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