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纯天然气车型约1500辆、气电混合动力车型760辆
已建成投用充电站100余个,充电桩超2000个
打造市级数字车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项目达38个,完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23家
江北城CBD区域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目每年为江北嘴区域4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提供空调的冷、热源,每年可节约用水198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6万吨
制图:刘陶然
本报讯 (记者 刘静)7月12日是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记者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双碳”目标,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取得良性发展。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我区大力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和装备应用,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在途经江北的公交线路上投放纯天然气车型约1500辆、气电混合动力车型760辆、纯电动车型20辆,运营新能源车辆约1400辆;全面完成14家船舶运输企业共65艘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有效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
同时,我区构建了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已建成投用充电站100余个,充电桩超2000个,《江北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布点指导意见》正在补充完善“盘活城市边角地带用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旨在解决未来既有公共泊位建设充电桩难以支撑现有电动化规模发展问题。 (下转2版) (上接1版)
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在工业领域方面,我区积极创建绿色园区、打造绿色工厂、实施绿色技术改造工程,支持企业开展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工业节水等技术改造,打造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项目达38个,完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23家,创建市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市级绿色工厂7家。
支持企业打造绿色品牌,指导长安汽车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低碳标准体系,体系框架包含“低碳管理、低碳研发、低碳制造、低碳供应链、负碳排放、低碳金融”6大领域、23个子领域,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与生产制造全过程,其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已顺利通过国家评选。
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立足我区能源资源禀赋,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施“以气代煤”,优先满足民生用气需求,合理引导工业用气,煤消费量占比为0%,燃气消费量占比为12.2%。实施“以电代油”,石油消费量占比为25.5%,电力消费量占比为62.3%。
探索发展分布式光伏,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支持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6亿元,在江北区新城片区试点利用已有工商业建筑物、构筑物屋顶建设总计11.5万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
在具备资源利用条件区域,利用江水源等浅层地热资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江北城CBD区域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江水源热泵系统,每年为江北嘴区域4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提供空调的冷、热源,每年可节约用水198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04吨,减少碳粉尘排放量1.6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902吨,相当于在江北嘴种植了33公顷森林。
与此同时,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积极开展“计划停电零感知”试点。以江北嘴2.2平方公里为试点区,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管理、监测,系统将更具灵活性、可靠性和连续性,为后期消纳新能源发电伴随的波动、间歇提供了有序安全用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