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宪杭)9月16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全球首批“人才灯塔工厂”名单,位于江北区港城工业园的海尔重庆冰箱互联工厂成功入选,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智能制造工厂。
该工厂凭借在人才发展与组织创新领域的突破性模式,从全球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彰显了江北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显著成效。
“全球灯塔”评选由世界经济论坛于2018年发起,旨在甄选在生产效率、供应链韧性、可持续发展及人才发展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全球制造标杆。本次首次增设“人才灯塔”类别,聚焦人才吸引、培养与效能提升的创新实践。海尔重庆冰箱互联网工厂成为全球首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获此认证的工厂,标志着海尔从“智能制造”单点引领迈向“智能制造与人才发展”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我们始终把服务企业作为首要任务。”港城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园区累计为海尔协助招工8247人,兑现招工补贴892.6万元,妥善解决50余名职工子女入学,并实施绿化改造持续优化企业环境。
我区持续深化“江北人才计划”,构建了全方位的人才政策体系,已为各类企业拨付政策资金超4000万元。
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我区组织专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评估,为海尔争取各级政策资金,助力企业建成1个全球灯塔工厂和3个市级智能工厂。
“这份荣誉是对‘人单合一’模式的最大肯定!”重庆海尔制冷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爽表示,该模式让员工从执行者变为“创客”,实现用户价值与自我增值双赢。工厂部署35项数字化方案后,人效提升38%,创新参与度提升61%,晋升周期压缩40%,新员工培训周期缩短50%。
周爽特别提到,在我区相关部门支持下,重庆海尔一线员工通过自主抢单等机制年创效益超100万元,实现了企业与人才共赢。如今在海尔重庆工厂,智能化生产场景随处可见,“人机共决策”模式使普通操作工快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工艺改进周期缩短47%,产品品质显著提升。
这座“人才灯塔”的诞生,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更成为我区通过政策赋能、服务提质、生态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