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倩/文 曹检/图
10月8日,主题为“‘医’路同行 奋力谱写江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2023年江北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在观音桥商圈举行。活动由区政府主办,区卫生健康委承办。
基本公卫服务是为全体居民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围绕“健康江北”建设,积极推行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5个,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8万份。除了基本公卫服务,卫健事业的其他板块也在高质量推进中。
“特色中医”传承创新热度空前再添动力
在活动现场,中医技术体验区热度空前。区中医院针灸科的医师现场为居民把脉施针,还配合拔罐、艾灸。传统中医秘方也很受欢迎。据介绍,我区现有中医医疗机构139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22.64%,有全国示范中医院2家(重庆市中医院、江北区中医院),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454人。
辖区建立起以重庆市中医院为龙头、区中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持续保持“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了以分管区领导为召集人的全区“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印发了《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重庆市江北区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江北区名中医管理办法》等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为全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增添了新动力。
“名家荟萃”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有效医疗服务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秦朴,江北区中医院的重庆市名中医、儿科主任秦耘,眼科主任张弘星;重庆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陈茂盛;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的门急诊科主任覃军……在活动现场,一面专家墙格外引人注目,江北区近年来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生,尤其是着力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孕育出一大批专业领域的专家和技能高手。
据介绍,目前我区中医名医、名科、名中医工作室数量均居全市行政区第一。现有中医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重庆市名中医46名;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在建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0个;有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个。
其他领域也是人才备出。区疾控中心在全市首届预防接种技能竞赛中获全市一等奖,玉带山社服中心的熊顺获全市个人冠军,区疾控中心的周艳君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疾控全国营养科普演讲决赛中,排名全国第二。
新建工程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支持力度,以项目促发展,以三级医院创建为引领,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先后实施了区人民医院五里店院区新建工程、区中医院综合大楼二期工程、鱼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造工程等14个项目建设,总投资达60亿元,目前7个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区人民医院五里店院区新建工程、两江院区新建工程、区中医院新城院区新建工程等7个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目前,区人民医院五里店院区新建工程主楼工程地下负一、负二层已完成施工,开始地面层建设,目前总计完成主体结构约7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两江院区新建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总体62%,正在室内外装修;这两个新建项目将提速推动区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区中医院新城院区新建工程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
这一揽子项目的顺利推进有力促进辖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民生事业的质量水平。
“家庭医生”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动分级诊疗、缓解“看病难”的关键环节,主要为签约家庭成员提供健康随访、追踪、转诊等服务。家庭医生通过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服务协议的方式,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将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家庭,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游桂兰是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签约家庭医生,每个季度都会定期来到居民孔凡英家中,为她做常规检查。孔凡英患有帕金森慢性病,腿脚也不太利索,需长期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每次上门,游桂兰都要对孔凡英进行健康评估,为她测量血压、血糖,并询问现阶段病情,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在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会通过规范化、精准化医疗服务,对辖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提供合理有效的健康评估及指导。目前,该社服中心已完成居民家庭医生签约25602人,真正让有需要的签约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入户诊疗、护理等服务。
截至目前,江北区共构建医共体3个,覆盖医疗机构12家,共有家庭医生221人,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5个,签约常住人口53.34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为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