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至今,全区已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109人

加速“部队骨干”向“地方中坚”转型

  本报讯 (记者 宪杭)“魏叔叔您好,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用水用电都还方便吗?”7月23日,大石坝街道前卫社区的一处居民楼里,转业军官吴文军正俯身与居民交谈,一边仔细询问,一边认真记录。

  转业两年来,这样的走访调研已成为吴文军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凭借在部队锤炼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本领,他很快在工作中崭露头角。无论是邻里间的鸡毛蒜皮,还是小区里的突发状况,吴文军总能冷静分析、果断出手,迅速成长为社区里处理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的“综治能手”。

  从部队军官到综治小能手,吴文军的无缝衔接,正是我区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

  2019年至今,我区已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109人。其中,军转干部进入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的比例从40%跃升至90%以上;退役军士进入事业单位比例由不足20%攀升至75%。数字背后,是安置路径的精准化升级。自主就业士兵在享受补助金4214万元、免试专升本等普惠政策基础上,更获得我区独有的“一对一”就业创业跟踪服务。13场专场招聘会、近2万个岗位,为1.8万名退役军人架起职场桥梁。

  “安置前的一对一谈话和见面会,让我对政策、区情了然于心。正因如此,我才得以更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吴文军说。关怀并未止步于上岗——常态化回访机制持续跟踪退役军人发展需求,形成“安置—融入—发展”的闭环生态。

  据悉,为保障安置工作公平高效,我区创新构建了“三项支撑”体系。组织支撑刚性化,区委区政府将安置工作列为政治任务,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对失职导致严重后果者严肃追责;程序支撑阳光化,创新拟定发放《安置告知书》,一次性明晰政策流程,纪检监察全程监督关键环节;服务支撑长效化,岗前培训邀请组织部、发改委负责人讲授区情与机关实务,定岗定级等核心问题权威解读,加速“部队骨干”向“地方中坚”转型。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优化安置路径,提升岗位适配性,打造具有江北辨识度的退役军人安置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今年,全区共评出A级纳税人近4500户~~~
~~~江北加快建设现代社区,为居民提供更精细更多元服务
2019年至今,全区已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109人~~~
血铅事件“后半篇”文章:~~~
~~~——第二十二届重庆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摄影类)在我区开展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文化
报头
上半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 助企“诚”风破浪
“我们的社区,变得更让人喜欢了”
加速“部队骨干”向“地方中坚”转型
如何从追责问责迈向长治久安
美在群文 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