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偲媞
“企业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贴心服务。”日前,江北区与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活动上,西南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栋林深情感慨。
近年来,我区以打造江北嘴西部金融核心城为牵引,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关键一招,上市企业数量、市值居全市行政区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江北嘴管委办牵头的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为区域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重塑竞争优势提供了鲜活经验,荣登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2024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名单。
亮点 江北上市企业“量质齐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江北板块”动力强劲。作为在江北本地成长起来的“绩优生”,长安汽车、渝农商行成绩依旧亮眼。
今年5月,沪深北78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令人瞩目的是,净利润排名前三的上市企业均来自我区。其中,渝农商行“赚钱能力”最强,以37.45亿元列净利润总额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为重庆银行、长安汽车。
2025年一季度,渝农商行实现净利润38.17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37.4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24%和6.25%。
重庆银行以16.24亿元列净利润总额第二。重庆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增长5.33%。长安汽车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1.6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53亿元,同比增长16.81%;此外,长安汽车累计销量逾70万辆,同比增长1.89%,发展态势良好。
数据折射出江北经济的强劲韧性、巨大潜力和科创活力。从上市企业的整体业绩表现情况来看,区内多数企业营收利润实现增长,企业持续迸发的创新活力则成为盈利的关键因素,江北区不断厚植创新沃土、打造创新雨林生态的优势进一步彰显。
截至目前,江北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重庆OTC挂牌企业82家,上市企业数量、市值居全市行政区第一。
护航 “智库支撑”+“绿色通道”
7月10日,江北嘴管委办联合港城园区管委会、区科技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及西南证券组成专项服务组,前往重庆康巨全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走访服务。
这样的培训、对接活动早已成为常态。近年来,江北积极落实市级“千里马”上市计划,支持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做好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联系服务工作,聘请专家顾问为企业上市“问诊把脉”。同时,常态化举办主题论坛、融资路演等活动,邀请相关专家授课,答疑解惑,为江北企业上市提供“智库支撑”。
为推动各区域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江北嘴管委办还专门建立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和上市后备企业“绿色通道”机制,协调板块、部门联动,帮助上市后备企业协调解决土地、合规证明、历史沿革等重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上市跑出“加速度”。
蓄势 29家企业入列拟上市“后备军”
企业上市工作不仅要“势头好”,更要“后劲足”。
日前,市金融办公示2025年第一批13家拟纳入市级上市企业后备库名单。我区沪天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其中。
为不断壮大上市后备力量,我区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总体思路,建立可持续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为动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梯队,每年江北嘴管委办同科技、经信、国资等部门遴选符合产业导向、竞争能力较强、盈利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列入拟上市后备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已达29家。同时,将不同阶段上市后备企业细分为“种子”“小苗”“大树”,开展分类指导,进行精准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区加快打造“双核驱动”现代制造业集群,着力构建“22411”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引进了一批优秀企业,也为企业上市工作积蓄了强劲动能。目前,我区正积极推动润际远东、泓宝科技等企业上市,资本市场的“江北板块”动能愈发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