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档案】
严万芳,1933年12月出生,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1951年3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15军44师某部,同年随原中国人民志愿军0064部队入朝参战,时任警卫营战士、通信连话务员、班长,参加上甘岭战役,曾荣获队前嘉奖4次,1955年2月回国。荣获“和平万岁”奖章、“二级施工能手”称号。1957年7月复员。2021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户籍江北,现居巴南区李家沱。
1951年3月,四川南充青年严万芳头戴崭新的八角帽,加入志愿军15军的行列。四年烽火岁月里,他历经警卫战士、话务员、机枪手、班长等多重身份的淬炼,每个岗位都铭刻着战火的印记。
上甘岭的坑道浸着血与硝烟。作为131团通信连话务员,严万芳的棉衣口袋里永远揣着浸透汗水的密码本。1952年深秋,敌军猛攻537.7高地时,他蜷缩在坍塌半边的掩体里,用身体护住野战电话机,嘶吼着将指挥部坐标传给炮兵阵地。耳机里传来的爆炸声震得耳膜出血,他咬破舌尖保持清醒,直到增援部队撕开包围圈。
1955年归国,列车驶过鸭绿江大桥。严万芳的行李中有个铁皮盒,里面装着4份嘉奖令和23发保存完好的机枪子弹壳,以及用油纸包裹的党费登记簿。
如今,在巴南区的老屋里,年逾90岁的他仍保持着拂晓收听新闻的习惯,布满老茧的手指总会不自觉地叩击桌面——那是当年在坑道里养成的暗号节奏,仿佛永不消逝的电波,仍在传颂着上甘岭永不褪色的传奇。
(记者 陈虹宇 通讯员 陈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