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见岐黄”2025江北区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火爆出圈,市民沉浸式解锁中医魅力——

中医药文化“圈粉”年轻一代

  雨花小学校表演《岐黄传承》

  《跃动向未来》啦啦操表演

  起源于北宋传承至今的中医养生功法——八段锦

  中国武术燕青门《武脉流长》表演

  纯植物米月饼

  养生药膳

  中医营养专家廖常英科普——《健康享“瘦”快乐生活》

  区中医院制作的醒神香囊和安神香珠

  多位知名中医药专家,提供常见病咨询、体质辨识、养生建议

  华新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安全模拟体验

  记者  赵倩/文  曹检/图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25日,江北区宣传贯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暨“渝见岐黄”2025年重庆市江北区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在观音桥启幕。

  这场由市社科联、市卫生健康委指导,江北区委、区政府主办,多部门联合承办协办的活动,汇聚了市区相关部门、12个街镇医疗单位、社科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组织代表及社区群众,近千名市民尤其是年轻人闻讯而来,在古风展演与惠民服务中,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韵味。

  古风展演吸睛

  八段锦、武术与经典诵读点亮现场

  活动现场,古风元素扑面而来,江北区中医院带来的八段锦表演率先“圈粉”,这套源自北宋的中医养生功法,在医务工作者的舒展动作中尽显古韵,不少市民举着手机全程录制,“回去就跟着学,看着就很适合日常养生!”

  紧接着,石马河街道的胡婷以《让哲学社会科学走进基层》为题,用通俗语言将社科知识送到市民身边;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则演绎了融合国家级非遗“燕青门中医正骨疗法”的武术《武脉流长》,身法步法间尽显武学与中医骨伤文化的交融,赢得满堂喝彩。

  “到底胖好还是瘦好?秋冬养生该先暖脚还是先暖手?”江北区中医院营养专家廖常英的《健康享“瘦”快乐生活》科普讲座,用接地气的问题打开话题,台下市民听得频频点头;雨花小学校师生齐声诵读《岐黄传承》,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让中医经典的魅力穿透时空;江北区中医院医务工作者表演的歌舞《秋季养生花当时》,更将秋季养生知识融入优美旋律,让在场市民轻松get养生要点。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市社科联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发展中心,向江北区学校、医院、社区等代表赠阅《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及科普书籍,让知识的种子扎根基层。

  惠民集市人气爆棚

  名中医义诊、药膳月饼成“爆款”

  “医生,我这几天总头晕,您帮我看看?”在重庆市名中医免费义诊区,队伍从台前排到了广场边缘。来自江北区中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刚骨科等机构的名中医们,耐心为市民把脉、开方、施针,不少人刚做完针灸就直呼“舒服多了!头晕一下子缓解了,中医太神奇了!”

  另一边的中医药文创区同样火爆。中秋将近,江北区中医院推出的药膳月饼成了“香饽饽”——陈皮、芝麻等滋补食材融入饼馅,小巧精致的外形下,入口清爽不甜腻,还带着淡淡药香,市民们你一盒我两盒,争相尝鲜;化湿祛寒的养生茶包、健脾开胃的参苓棒棒糖、安神醒脑的中药香囊,还有各类药膳糕点,每一样都让市民挪不开脚,“既能解馋又能养生,这个中秋礼物太实在了!”

  中医进校园

  孩子们亲手体验艾灸、刮痧

  除了观音桥主会场,“中医进校园”活动也同步走进江北巴川量子学校、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华新实验小学等校园。

  专业中医师现场“开课”,一边示范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一边讲解艾灸、刮痧、拔罐的原理与安全要点,还拿出专业工具让孩子们进行安全模拟体验。“原来艾草还能用来治病!”“刮痧的板子要这样拿才对”,孩子们围着医师提问不停,在动手体验中种下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此次“渝见岐黄”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让市民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既是社科知识与中医药文化的一次“双向奔赴”,更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惠民盛宴。未来,江北区将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群众生活,让更多人感受中医魅力、提升健康素养,让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渝见岐黄”2025江北区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火爆出圈,市民沉浸式解锁中医魅力——~~~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中医药文化“圈粉”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