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这些桥下空间变变变

五里店立交下,草坪蜿蜒翠绿,环境优美。
嘉陵江大桥下,黄桷树高大挺拔,市民在悠闲健身。
溉澜溪大桥下停车场,车辆整齐停放。
北滨一路相国寺段高架桥下停车场,停车位划分有序,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题。
北滨路渔人湾码头段高架桥下,市民在跑步锻炼。
渝澳大桥下,市民在公园悠闲散步。
嘉陵江大桥下,市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健身。
北滨一路渔人湾码头段高架桥下,市民在打篮球。
北滨一路相国寺段高架桥下,市民在打羽毛球。

  记者 覃俊/文 曹检/图

  核心提示: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架桥、立交桥拔地而起。在向“存量”要发展的当下,激活桥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城市建设新常态下面临的新课题。

  近年来,我区集约利用桥下空间资源,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不断化身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或是因地制宜改造成“口袋公园”,又或者变身成小微停车场……一批别样的桥下空间正见缝插针地“嵌入”居民生活圈,全方位满足周边居民的需要。

  变身小微停车场

  桥下空间是城市割裂空间的“黏合剂”。利用桥下空间,将原本闲置的空间变为便利有序的停车场所,不仅能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还能盘活城市“剩余空间”,成为城市新亮点。

  今年来,我区溉澜溪大桥、北滨一路渔人湾段等桥下空间,经规划改造摇身变成了小微停车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各桥下停车场内,车辆整齐停放、有序进出。停车场内还配备了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无人值守、电子收费、智能道闸等功能,做到了停车有位、停车有序、停车有智。

  变身绿色空间

  从北滨路相国寺段高架桥下沿着石梯往上走,便来到了嘉陵江大桥桥下。桥下公园里,高大的黄桷树茂密挺拔,公园内还安装了座椅和各类健身器材,周边不少居民在此运动健身。

  桥上车水马龙,桥下闲庭漫步。在五里店立交桥下,草坪蜿蜒翠绿,来往行人穿梭其间,惬意十足。

  此外,我区黄花园大桥、红旗河沟立交桥、双碑大桥北引桥、洋河立交桥、五红路立交桥等桥下空间也先后改造升级,一个个精致的桥下花园,出现在了市民眼前。

  变身健身场地

  10月13日,记者在北滨一路渔人湾段桥下空间看到,这里已被改造成了兼具运动、儿童游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场地,红蓝相间的跑道、篮球场、儿童乐园、餐饮区、停车场等各区域划分明确。在这里,年轻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老人慢悠悠地度过茶余饭后的闲暇时光;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嬉戏玩耍,自得其乐。

  移步至北滨路相国寺段高架桥下,老人们或唱歌、跳舞,或打羽毛球、柔力球,欢声笑语不断。“我几乎每天早上都和朋友来这里打羽毛球。有宽阔的桥体遮挡,无论下雨还是烈日,大家都能从容锻炼。”市民刘先生说,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闲置的桥底成了运动场地,非常方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看!这些桥下空间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