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波织就空中长城

  【老兵档案】

  陈嘉宜,1934年7月出生,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1950年11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野战军军大三分校,同年随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071部队入朝参战,担任空军地勤电器员,所在机务组荣立集体三等功,1954年1月回国。1957年3月复员。2021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现居江北区观音桥。

  1951年冬,朝鲜新义州机场机库内,17岁的陈嘉宜蜷缩在米格—15战机腹部,手指冻得发紫仍紧攥电路检测仪。作为志愿军2071部队机务组的电器员,他负责维护战机的无线电通讯系统,仪表盘上密如蛛网的线路,被他戏称为“会说话的血管”。

  一日凌晨,警报骤响。美军飞行员戴维斯驾机突袭机场,彼时跑道上的探照灯尚未亮起,陈嘉宜已抱着工具箱冲向停机坪。“通讯天线必须抢在敌机俯冲前修复!”他踩着结冰的机翼攀上尾翼,在零下20℃的寒风中,用裸露的双手将断裂的导线逐股拧接。远处敌机的轰鸣声渐近时,耳机里终于传来塔台清晰的指令:“二号机,迎敌!”

  震耳欲聋的空战在头顶炸开。陈嘉宜伏在防空洞里,透过瞭望孔看见戴维斯驾驶的F-86像秃鹫般盘旋。突然,那架银灰色敌机猛地抖动——地面雷达站的修正数据通过他维护的通讯系统,精准导引米格战机锁定了目标。戴维斯战机拖着黑烟坠向山脊时,整个机务组在硝烟中紧紧相拥。

  1957年退役后,陈嘉宜带着三等功奖状走进哈军工课堂。当他在空军导弹系的黑板上画出当年战机的电路图时,总会指着某个节点说:“这里多接一条地线,就能让电波穿透十公里厚的云层。”

  晚年在重庆家中,老人最珍视的并非勋章,而是半截焦黑的航空导线,那是朝鲜战场上抢修电台时留下的纪念。70载春秋掠过,当年的无线电频率早已消逝,但那些在电波中传递的勇气与智慧,仍在历史的天空流淌。

  (记者 陈虹宇 通讯员 陈伟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楚斌参加
区图书馆2025“四季童读”夏季阅读推广活动收官~~~
~~~
我区开展科学防癌宣传~~~
九旬老兵南玉瑞八十载坚守彰显忠诚——~~~
~~~
重庆交通执法江北区大队~~~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题
市“治气”攻坚包片督战第八组督战江北调研座谈会召开
多元活动激发少儿阅读热情
电波织就空中长城
动起来更健康
烽火淬初心 耄耋传薪火
区老年大学悦江社区教学点揭牌
严查驾培学时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