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遗产焕新 文旅地标蝶变

——洋炮局1862文创园实现从兵工记忆到城市文化名片的跨越
  洋炮局1862文创园全貌

  富有艺术性的楼梯

  洋炮局1862文创园展示的榴弹炮

  游客打卡洋炮局1862文创园

  一尺花园咖啡店

  宫廷餐秀剧场“庆渝宴”

  瓷与艺术餐吧外休息的游客

  洋炮局1862文创园大型手绘墙

  记者 张柳萌/文   曹检/图

  砖墙静立,穹顶高耸。漫步在洋炮局1862文创园,锈迹斑斑的老厂房与现代美学碰撞出奇妙火花,这个曾沉寂多年的工业遗址,如今成为年轻人打卡的“顶流”。

  这座保留了工业美学精髓的建筑群,传统与创新并存,工业与艺术共舞,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城市文旅画卷。

  守护历史根脉

  兵工记忆鲜活传承

  洋炮局1862文创园的历史文脉可追溯至1862年由李鸿章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家工业企业——上海洋炮局。这座工厂辗转苏州、南京,1865年更名为金陵制造局。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战火,又迁往重庆,改名为兵工署第21工厂,1951年,更名为456厂,1957年定名为国营长安机器制造厂。1938年,湖南株洲炮兵技术研究处内迁到重庆忠恕沱,更名为第10兵工厂,也就是现在洋炮局1862文创园的前身,主要负责生产炮弹和迫击炮,为抗日前线提供了有力支援。

  园区完整保留了29处区级文物保护建筑、1.1万平方米防空洞群、30米高工业烟囱及红砖厂房等历史遗存。行走其间,砖石结构的老厂房、标志性的工业烟囱等历史遗存,每一处肌理都镌刻着过往的岁月痕迹。

  在更新改造中,园区始终以“守护历史根脉”为前提,并未对工业遗址进行颠覆性改造,而是深度挖掘其历史底蕴,同时创新性地将重庆“山城特色”与上海“海派风情”进行融合。园区不仅保留了大量老车间、老厂房的原始风貌,还深度挖掘军工历史文化,规划建设了兵工文化区、防空洞记忆区、港湾休闲区及特色文旅融合区等六大功能板块。其中,兵工文化区设立军工博物馆,运用全息投影、互动魔镜墙等科技手段系统展示中国兵工发展史,并陈列退役坦克、火炮等实物装备。这些展陈不仅让游客深入了解兵工产业的发展历程,更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文商旅深度融合

  新业态激活老空间

  洋炮局1862文创园的蜕变,远不止于建筑形态的焕新,更在于业态功能的重生。通过“平台公司+社会企业”SPV专业化运营模式,园区有效整合零散地块,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并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运营。这种创新的运营模式不仅解决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更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如今,洋炮局1862文创园已聚集起一批极具特色的商家,让“新旧融合”从空间设计落地为业态活力。其中,咖啡品牌“一尺花园”,将百年兵工厂房改造为工业风艺术空间,钢架结构与绿植相映成趣,临江露台更能让游客尽览嘉陵江景;重庆少有的宫廷餐秀剧场“庆渝宴”,则为街区注入浓厚的文化韵味,这里完美复刻“钟鸣鼎食”的皇家气象,游客在品尝精致菜品的同时,还能沉浸式体验“食礼文化” 的千年传承;“瓷与艺术”餐吧则通过一件件匠心陶瓷作品,传递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美学理念,为街区增添艺术氛围;而“嘉铂悦礼宴中心”则凭借西式、法式、中式等 6 大高奢主题宴会厅,为新人打造兼具工业风浪漫与高端质感的婚礼场景,让昔日兵工重地成为承载幸福的新空间。

  园区还会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小型演唱会、工业遗产摄影展、军工文化讲座、创意市集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让洋炮局1862文创园成为重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串联北滨风景珠链

  赋能区域文旅新格局

  近年来,我区对北滨路沿线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2022年,“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范围内的北滨路漫行步道获评“最美山城步道”,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新地标。如今,洋炮局1862文创园已成为北滨路沿线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景点串珠成链,共同构筑起我区的文旅新格局。

  与洋炮局1862文创园相邻的巴人汲水公园,以“巴山汲水画入景、渝人爱国景生情”为设计理念,重现了徐悲鸿先生代表作《巴人汲水图》的画中之景。两个景点相距仅3公里,游客可以沿着滨江步道悠闲漫步,在感受工业文明之后,再体验传统巴渝文化的魅力,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鸿恩步道将洋炮局1862与鸿恩寺森林公园紧密相连。这条步道全长约19.83公里,以“体验都市文化和展示抗战时期兵工文化”为主题,“花卉园—鸿恩寺公园—洋炮局1862”为主线,串联观鸿登山道、嘉鸿登山道、大石坝登山道、北滨登山道4条支线,形成了一条既完善便民出行功能,又串联文化传承、休闲健身山水景观的“山城特色”街巷步道。步道沿途不仅有大片绿植和四季各异的花卉,还设有多个观景平台,可以远眺嘉陵江与红岩村大桥,感受重庆独特的城市风光。

  此外,洋炮局1862文创园还与徐悲鸿美术馆形成了文化联动效应。徐悲鸿在重庆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游客可以在参观完工业遗址后,继续探访徐悲鸿美术馆,感受不同领域的文化碰撞。

  历史在此延续,未来在此生长。洋炮局1862文创园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传承重庆兵工精神、讲述城市更新故事的文化会客厅——在这里,每一块砖都在回响历史,每一个角落都在创造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洋炮局1862文创园实现从兵工记忆到城市文化名片的跨越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题
工业遗产焕新 文旅地标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