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陈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重庆作为国家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强化算力与数据支撑、深化产业融合、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强化算力与数据支撑能力,夯实“人工智能+”发展根基。算力与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是激活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战略底座。一是优化算力资源布局。立足“东数西算”枢纽定位,深化“疆算入渝”绿色算力走廊建设,联合新疆哈密、四川雅安建设跨区域算力枢纽,完善“云—边—端”协同体系。二是建立算力资源智能调度平台。整合政务云、行业云和公有云资源池,创新“算力券”跨域流通机制,对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实现算力资源的灵活调配。三是畅通数据要素流通渠道。数据规模和质量是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核心。在兼顾各方面利益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破数据壁垒,制定数据确权、定价标准,强化数据安全治理,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可用的数据支撑。

  聚焦产业升级,深化“人工智能+”产业融合。深化“人工智能+”产业融合,既是落实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的关键抓手,也是抢抓全球汽车智能化变革机遇的重要举措。一是聚焦智能制造升级,打造技术突破创新高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车规级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等研发;联合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建智能驾驶联合实验室,推动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的生态链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二是深化“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实施“智改数转”攻坚行动,以京东方等标杆项目为引领,推广“智能工厂”模式;支持企业利用AI技术优化生产流程、预测设备故障,降低转型成本。三是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上下游数据壁垒。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长安领航”“翊宝智联”等行业级平台,推动汽摩、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此外,人才是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因素,不仅推动技术创新,还参与产业生态的重塑。要加强人才引育,完善“人工智能+”人才支持体系,定期面向全市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研发技术人员开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法等专业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

  拓展民生领域,构建公共服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生领域的渗透愈发深入,正成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重视各个领域各个场景的智能化需求,着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业,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实落地。一是推动人工智能与超大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治理中枢,构建“一脑统管”体系。打破数据孤岛,整合应急、交通、环保等数据实现跨部门协同决策,提高协作效率,提升城市整体治理水平。通过“渝快办”App开放AI治理模块,建立市民参与反馈机制,实现市民实时上报问题并追踪处置进度,提升公众获得感。二是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深度融合。推动研究型医疗机构提炼智能导诊、辅助诊断、智能治疗等场景需求,创建医学知识图谱、医学影像等多模态医疗数据库,会同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开发智能应用,实现对症状、专病的精准识别与预测,提升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全病程管理的智能水平。三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围绕政务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在语义理解、智能推理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政务咨询系统智能问答水平,增强“渝策汇”平台规范管理和精准服务能力,辅助市民服务热线,高效回应市民诉求,以服务效能提升推进政务服务转型升级。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重庆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处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化
   第04版:思想周刊·智库
从四个方面着力持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图片新闻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加快推动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