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黄庆华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面对国际科技博弈升级、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外部挑战,以及国内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结构性压力,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是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抉择。重庆作为国家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理应先行探路,为塑造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贡献地方经验。重庆产业基础雄厚,数字经济势头强劲,具有发展数字产业集群的强大优势。面对新的技术形势、新的产业发展要求,重庆必须聚焦重点、找准方向,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建设的财政扶持专项资金,聚焦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探索“基金+基地+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依托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优势平台和相关单位,联合设立数字产业集群投融资联盟。支持头部数字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对接。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民间资本设立数字产业扶持基金,明确数字产业作为捐赠接收领域的重要地位,引导公众和社会组织关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

  构建“优势互补+区域协同”的空间布局。一方面,构建“一核两极多点”特色化数字产业集群。以两江新区为核心牵引,以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开区为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区县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速培育一批极具重庆特色、竞争实力强劲的市级重点基础产业园,做大做强细分领域数字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重庆数字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坚持全市“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思维,加强各区域产业集群间的协调联动,编制全市数字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促进“平台企业+非平台企业”融合共生。吸引国内外头部平台企业落户重庆,鼓励其在渝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带动猪八戒网、忽米网等本土平台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平台企业向非平台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和应用平台,帮助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制造企业有效对接腾讯西南区域总部、京东(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数字平台,提升供应链协同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平台企业与非平台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应用转化,共同打造平台与非平台企业协同共进、融合共赢的产业生态。

  打造“要素集聚+协作紧密”的创新网络。鼓励细分领域头部数字企业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吸纳数字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的主体加入其中,构建面向集群内各类创新主体的要素流通共享机制。由市科技局牵头,依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联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搭建重庆数字产业集群创新联合体。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突破一批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数字产业更均衡、更协调发展。

  推进“人工智能+智能硬件”规模化应用。推动重庆与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共建西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产业走廊。依托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开区等,建设“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应用示范区,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举办重庆“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应用大赛,挖掘一批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优秀案例和技术方案。提升重庆“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作者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化
   第04版:思想周刊·智库
从四个方面着力持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图片新闻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加快推动重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