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新街街道综治中心:协同共治织密平安网

——江北区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标杆系列报道⑮

  记者 陈虹宇

  自江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启动以来,华新街街道跳出“单点突破”思维,以“五个规范化”为核心抓手,创新“1+N”联动模式、构建五级调解网络、融合代表委员履职力量,将35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打造成基层治理的“神经中枢”,为辖区10万户居民编织起平安守护网。

  功能集成建枢纽

  昨日上午9时,华新街街道综治中心服务大厅已陆续迎来办事群众:公共服务窗口前,居民正在咨询社保补贴政策;矛盾调处区里,调解员在记录一起邻里噪音纠纷;法律援助窗口旁,律师正为务工人员解读欠薪维权流程……这个紧邻街道办事处服务大厅的综治中心,通过功能重构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的物理集中。

  “以前群众反映污水泄漏,得先找社区、再联系物业,遇到跨部门问题还要等协调,现在中心把平安、司法、公安等8个部门的力量‘拧’到一起,不用再‘多头找’。”综治中心负责人指着大厅导视图介绍道。今年以来,已接待群众超1000人次。

  为打破部门壁垒,中心创新“1+N”联动模式:以综治中心为“1”个核心枢纽,统筹整合平安、司法、公安、市场监管等“N”方力量,按照“常设常驻、派驻轮驻、随叫随驻”的方式灵活入驻,实现“全科受理”。

  闭环机制解民忧

  “污水不冒了,夏天终于不用闻异味了!”说起综治中心的办事效率,大兴村居民周女士赞不绝口。此前,阳光海岸小区污水泄漏至老居民楼,高温天气下异味扰民,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综治中心反映。中心立即启动“民情速办”机制,联动物业、社区现场勘查,仅用2天就修缮好破损管道,一周后还主动回访确认满意度。

  这样的高效处置,源于中心构建的“线上+线下”闭环治理体系。线上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数字系统和“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矛盾纠纷“登记—研判—分流—办理—督办—答复—回访”全流程跟踪。

  线下整合14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及140名兼职调解员,组建起中心、社区、网格、专业、社会5支调解队伍,形成“分层处置、精准发力”的解纷网络——中心队伍攻坚“重难点”纠纷,社区队伍破解“一般化”矛盾,网格队伍聚焦“高频性”问题,专业队伍攻克“涉法类”难题,社会队伍管控“风险点”隐患。

  今年上半年,中心通过闭环机制处理矛盾纠纷5939件,化解5930件,化解率达99.85%;线下调解较大以上矛盾31件,涉及200余人。

  多元协同聚合力

  “原本以为培训退费没指望了,没想到综治中心帮我拿回了学费!”居民唐女士曾因培训机构拒绝转班退费而发愁,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联合市场监管所、专业律师组建调解小组,多次沟通协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这起纠纷的化解,正是中心多元力量协同发力的缩影。

  中心创新推动代表委员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结合区政协“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履职清单”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社区,从“建言者”转变为“参与者”,共同收集群众诉求、参与矛盾化解。

  收集到的民生问题被统一纳入“民情信息库”,分类梳理形成21项“治理需求清单”,涵盖“江湾城社区健身设施老旧”“桥北社区坡道陡峭需修便民道”等具体事项,通过“群众出题、支部选题、委员解题”模式,推动多数问题落地解决。

  此外,中心引入专业律师、社工组织等力量常驻,为调解工作注入专业支撑;依托“水滴工作站”等社会力量,强化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黄祖英出席 殷祥波致辞
我区各街镇举办特色活动喜迎国庆中秋~~~
~~~殷祥波出席
~~~
区市场监管局聚焦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
~~~——江北区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标杆系列报道⑮
我区开展“青理同行”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分享活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我区举办社科普及暨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
欢度双节暖意浓 多彩活动润民心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未开的枪,不灭的灯
筑牢月饼质量安全防线
华新街街道综治中心:协同共治织密平安网
青年说“清廉”